▲印尼藝術團體Taring Padi交流版畫工作坊成果發表,臺南400文化治理特展凸顯民眾參與的共筆精神。(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玉惠/台南報導】

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臺南市立博物館主辦的2024臺南400文化治理特展「我們從河而來:流域文化.千年共筆」,邀請到印尼藝術團體Taring Padi來台辦理「Taring Padi 流域多物種版畫工作坊」,今(17)日於臺南市立博物館舉行成果分享會,除了展出工作坊版畫成果作品外,並邀請策展人龔卓軍、陳冠彰,龔義昭以「兩河之間:版畫作為一種流域行動」為議題,進行國際的交流和對談。


▲印尼藝術團體Taring Padi來台辦理「Taring Padi 流域多物種版畫工作坊」。(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南市博表示,本次特展希望以藝術展覽的形式,提出對城市文化的回顧與展望,並特別聚焦於流域與城市的關係,藉由民眾參與、文化共筆之精神,以國際的眼光深入探討臺灣的流域文化。工作坊由Taring Padi2位成員Fitriani Dwi Kurniasih [Fitri DK]與Mohamad ‘Ucup’ Yusuf 帶領在地青農及社區成員共同討論地方流域議題,並以此為基礎刻製版畫,今日搶先曝光社區成員共創的成果,未來也將在文化大展中亮相。

今日成果分享會前,Taring Padi分別於拔林及茶山已進行各1場次的工作坊,第1場次是以拔林工作站為基地,與曾文溪中游及上游,中游的社區成員、中游的青農一起進行農地、流域的踏查。第2場次則以茶山部落為據點,由鄒族獵人Basuya 帶路,貼近土地,分享祖先對人、水與部落的思考,探討農工業與民生用水的水資源權宜,與極端型氣候下水資源如何永續等議題,並協同本次特展策展人陳冠彰探討原生種作物與氣候變遷議題。分享會中,藝術家提到,這個展覽是真正認識土地,不止是爲了藝術,而是已經超越藝術。現場並看到他們如何帶領民眾創作,將農民與部落獵人的流域生活經驗,轉化為木刻版畫,並印製在三角旗幟上。

Taring Padi 成立於1998年,為一群印尼藝術學院學生、文化運動者及藝術家所共同組成的地下政治藝術團體。其作品與藝術行動多以木刻海報、大尺寸橫幅、紙板木偶、音樂、嘉年華...等形式呈現,以復甦平民文化與民粹主義為目的,反對為「藝術而藝術」的概念,傳達文化被資本主義所束縛的反抗精神,同時反應了宗教改革時期和蘇哈托(Suharto)倒臺期間印尼的社會政治動盪。

「我們從河而來:流域文化.千年共筆」特展,將於今年7月在臺南市美術館2館登場,並同步規劃工作坊、地景走讀、國際論壇、萬物議會與電影播映會等多項豐富的系列活動,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至臉書搜尋「我們從河而來:流域文化.千年共筆」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ornbytheriver)查詢。

關鍵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臺南市立博物館主辦的2024臺南400文化治理特展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