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入圍8件作品:榮獲1項第1名、3項第2名、2項佳作的好成績。【照片:記者張秦華編輯】


【亞太新聞/記者張秦華/雲林報導】


教育部主辦2024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於5月16日至17日於台北世貿一館進行決賽暨作品展示。

本次競賽有1,283件作品報名,遴選出16類群143件參加決賽與成果展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入圍8件作品,楊能舒校長、李宏仁研發長在百忙中,親赴會場為同學加油打氣,該校榮獲1項第1名、3項第2名、2項佳作的好成績,並獲得9萬7仟元獎金。

榮獲管理群第1名為工管系傅家啟老師指導的「自發性顱內低壓自動化切割與量測系統及介面開發」,團隊成員:曾士齊、丁美鈞、童建評、黃偉城,該專題與台中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合作,開發一套自動化切割與量測系統,使用U-Net++結合 6 連通分量標記法作為演算法組合,再將其整合至圖形使用者介面,顯示治療各階段的量化結果,有助於醫護人員操作和檢視、提高醫療品質,為患者帶來更優質的醫療資源。

榮獲電機群第2名為電機系吳先晃老師指導的「基於深度學習建構校園車輛管理系統」之作品,團隊成員:陳世崧、吳柏樺、王柏森。該專題結合了YOLOv5物件辨識和OCR光學字元辨識以及物件追蹤技術,針對校園停車場進行即時車輛辨識、並進行校園中央路口違規左右轉的監控及追蹤。而後透過WebAPI技術,將車輛進出及違規的相關資訊儲存至資料庫,實時將數據呈現在網頁上,藉以完善校園停車場監測系統。



▲2024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入圍8件作品:榮獲1項第1名、3項第2名、2項佳作的好成績。【照片:記者張秦華編輯】


榮獲工業設計群第2名為工設系馬永川老師所指導的「新型態單軌研磨機具-OVERMOLE-New type Of single-rai I grinding machinery」之作品,團隊成員:謝義喆、郭子謙。該專題的目標是為小型鐵路系統提供更具機動性、更節能的鐵路研磨車輛,以提供新的鐵路研磨解決方案,降低維修人員的維修精力與成本,進而落實和完善鐵路維護。

榮獲動漫互動多媒體群第2名為數媒系周玟慧老師及李翊駿老師指導的「微曉」之作品,團隊成員:周彣芯、曾美臻、劉育函,該專題以感恩為主軸,融合「道愛」及「道謝」概念為題,並藉由感恩倡議活動,將無形的感恩話語化成有形的動態視覺形象,透過木作卡帶來儲存情感,讓情感得以延續,並以聲音具象化,進而讓參與者體驗聲音的溫暖。

榮獲動漫互動多媒體群佳作為數媒系劉景程老師、李子強老師、陳思聰老師共同指導的「恍」之作品,團隊成員:黃苡瑄、金國岳、曾子騏、吳巧媛、邱奕勛,該專題係通過一部結合3D 與2D 技術的動畫,以一部五分鐘的動畫來呈現一段關於追尋真我的故事。同時,透過社交媒體、架設網站分享幕後製作的有趣故事和詳細設定,讓觀眾一同參與創作歷程。

榮獲商品設計群佳作為視設系施文禮老師、曹融老師、林加雯老師、趙飛帆老師共同指導的「幸運轉機」之作品,團隊成員:黃利鈺、劉永冠、黃國強、林秋峰,該專題是一系列結合機械互動與開運文化的木質模型,模型匯集了各國的開運物,包括招財貓、達拉木馬、馬蹄鐵等,彰顯不同的幸運象徵與文化背景。並使用環保材料,巧妙地將所有零件收納進模型本身裡,同時透過轉動模型手把呈現出生動的動態效果,推廣各國的開運文化。



▲2024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入圍8件作品:榮獲1項第1名、3項第2名、2項佳作的好成績。【照片:記者張秦華編輯】


關鍵字:全國技專 實務專題 雲科大 世貿一館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