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政府為解決坵塊畸零不整及缺乏農水路等問題,獲得立委陳超明協助爭取,加上中央、縣府及地方各界積極努力,由苗栗縣長鍾東錦為工程開工動土,工程預計115年6月完工,期以改善農民生活,同時促進高經濟農業發展。(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文和/苗栗報導

苑裡鎮石鎮農地重劃區為工程難度較為複雜的重劃區,苗栗縣政府為解決坵塊畸零不整及缺乏農水路等問題,自109年推動改善計畫,獲得立委陳超明協助爭取,加上中央、縣府及地方各界積極努力,終於今年5月21日由苗栗縣長鍾東錦為工程開工動土,工程預計115年6月完工,期以改善農民生活,同時促進高經濟農業發展。



石鎮農地重劃區以種植水稻為主但因耕地坵塊畸零不整、缺乏農路、灌溉及排水系統不良、土地權屬複雜,大型機具無法進出耕作,農地多需越區灌溉,導致目前農作物經營方式以人力為主,因此苗栗縣政府推動農地重劃,以改善農水路的灌溉排水系統,改良農地增加農業生產。

21日苗栗縣長鍾東錦、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立委陳超明辦公室執行長邱莉莉、議員陳品安、張顧礫、周玉滿、徐永煌、翁杰等人,為石鎮農地重劃農水路工程正式開工動土,工程經費逾1億1300萬元,因地勢相較於苑裡其他地方較為陡峭,工程難度為複雜的重劃區。

地政處長賴偉君說明,石鎮區塊以農地為主,但受到地形限制,每塊農田的灌溉排水很不便利,且農路非常稀少,大型農具使用上不方便,因此在縣長與立委積極向中央爭取辦理重劃計畫,預計未來完工後,不僅每塊農路面臨農路及水路,農路寬度也足夠大家使用,對整體農地的生產環境會有極大改善。

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苗栗身為農業大縣,通苑地區為重要米倉,糧食品質優異,農民守住耕地務農很有責任心也很辛苦,其中耕田最重要的是要有水路,以及路幅夠寬的道路讓機具能進入。

縣長指出,農地重劃不簡單,最重要在於與地方的溝通,最後能獲得共識順利推動重劃工程,感謝一起參與重劃計畫的鄉親,未來完工後,不但會讓耕地量增加也會讓土地有更好的利用價值,縣府會監督工程,讓農夫夥伴們工作更加輕鬆、收成更豐碩。

地政處說明,工程範圍東至苗50線道路及石頭溪交會處,西至石頭坑段176、177、180、182 等地號土地及苗43線(均不含),南至石頭溪,北至苗50線道路及山腳支線17,總面積約30公頃,工程鋪設農路共20條(包含主要農路、田間農路及家戶路),給水路工程28條(包含支線、主給水路及小給水路)、排水路工程24條(包含中排及小排水路)及構造物工程共286項,完工後可望提高耕作效率。

關鍵字:解決用水用路問題 苑裡鎮石鎮農地重劃區動土開工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