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死因榜首「肺癌」,達文西肺臟手術納健保。(影片/高雄長庚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尚軒/高雄報導】

肺癌蟬聯台灣十大死因榜首,其診斷期別與存活率有很高的關聯性,第1期肺癌5年存活率高達9成,第4期肺癌5年存活率只剩下1成。然早中期肺癌無特定症狀,往往是健檢或其他原因才發現罹患肺癌,時常已是晚期,成為肺癌病人的困境。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陳聿醫師分享近期個案: 「60歲男性,在外院因跌倒檢查照X光時意外發現肺部疑似有腫瘤,追蹤肺部電腦斷層發現已有2.5公分的病兆,然此時身體完全沒有任何異常不適,如果不是因跌倒做檢查,根本無法相信自己身體已經出問題」。陳聿醫師根據電腦斷層判斷高度懷疑為早期肺癌,評估手術符合健保給付的條件,在診間和病患詳盡討論傳統胸腔鏡微創手術與達文西手術的優缺點之後,決定執行達文西肺葉切除合併局部淋巴結廓清手術,術後恢復良好,診斷期別為第一期肺癌,所幸發現時間很早,完成治療手術後只要維持每年固定時間追蹤即可。病人本身是菸齡超過40年的高危險族群,但也特別提醒:許多罹癌病人其實並無抽菸習慣,【早期篩檢、及時治療】是現階段肺癌防治的重要目標。

高雄長庚外科部副部長呂宏益表示:衛生福利部自民國111年將肺癌篩檢列為第5癌篩檢,符合條件的高風險族群可接受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這項檢查可在臨床症狀出現前即有效地偵測早期肺結節與肺腫瘤,經胸腔外科醫師專業評估過後,針對高風險族群或高度懷疑肺癌的病灶,安排後續的診斷處置或手術治療;若診斷為早期肺癌,經適當的手術治療,多數病人可以得到很好的癌症控制,不一定需要追加後續的治療如化療等等。


▲台灣死因榜首「肺癌」 達文西肺臟手術納健保。(圖/高雄長庚提供)

高雄長庚副院長陳武福說明:高雄長庚專精傳統開胸手術或胸腔鏡手術外,我們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高端達文西手術已經成為外科醫師的新選擇;高雄長庚今年引進第三台最高規格的達文西,希望能幫助病人接受最高端的手術治療,達到手術低風險和恢復高效率的目標。

胸腔除有重要器官如心臟、主要動靜脈、食道、與氣管等外,肺臟周圍還有細小的血管、淋巴管、與神經等構造,肺癌手術需要同步進行胸部淋巴廓清手術以確認是否有轉移,淋巴結有時位置在組織更深處,並會與相近組織沾黏,手術難度和風險較高。傳統開胸手術傷口大,需鋸斷、撐開肋骨,術後疼痛度高、住院與復原時間長、照護不易。微創胸腔鏡雖然透過縮小傷口減少對人體的創傷,但體內操作卻因手術器械設計以及需由他人配合操作鏡頭而穩定性較低,有其侷限性。達文西手術整合不同科技技術,鏡頭及器械可由主刀醫師自主操控,且可將視野放大十倍,加上穩定、具靈活手腕的器械,可以更細膩的進行手術視野辨認與組織處理,靛青綠螢光顯影等功能能更進一步提高手術精準度。陳聿醫師表示,「達文西手術結合了開胸手術的靈活度及胸腔鏡手術的微創特色,根據國內外文獻及臨床經驗,達文西胸腔手術可以降低手術風險、術後疼痛及縮短復原時間,達文西肺臟切除手術後約3-5天即可出院,隔週即可重返職場,這也是病人選擇達文西手術的主要原因。」

胸腔外科可進行的達文西手術包含:肺臟疾病如原發性肺癌、肺良性腫瘤、肺部感染、肺轉移腫瘤、與肺結節;縱膈腔疾病如胸腺瘤、胸腺癌、重症肌無力、與縱膈腔腫瘤;食道良性與惡性腫瘤等等疾病;民國112年3月健保署依學會建議及經HTA評估具安全及療效實證,將達文西肺葉切除及肺節切除手術納入健保,提供民眾與時俱進之醫療技術,同時與學會合作執行認證。陳聿醫師以自身為例,除接受完整達文西手術系統訓練之外,目前也取得醫學會與衛生福利部的認證許可,並持續參加相關研討會議,將新醫療技術的價值持續帶給民眾,讓患者受惠於醫療的進步,及早回歸正常生活。

關鍵字: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外科部 呂宏益 肺癌 台灣十大死因 陳聿 達文西手術 早期篩檢 及時治療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