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沉默的殺手 你的攝護腺安全嗎?

▲成大醫院泌尿部林琨哲醫師。(圖/記者吳玉惠拍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玉惠/臺南報導】 你的攝護腺安全嗎?...2024/06/05

新聞搜尋列表


骨骼痠痛 小心攝護腺癌上身...

▲骨骼痠痛 小心攝護腺癌上身。(圖/林新醫院提供) 記者蕭任峰/台中報導 55歲的黃先生,近半年來不時感到右側髖部骨頭痠痛,起...2022/05/03

[亞太新聞]

喝熱食、喝酒、嚼檳榔、抽菸易成食道癌危險因子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箭頭指處為胃食道交接處,發現有一顆腫瘤、黏膜潰瘍及出血。(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36歲林小姐去年底開始陸...2022/03/28

[亞太新聞]

肝炎帶原者定期追蹤發現肝細胞癌 肝緊就醫遠離肝癌威脅...

▲高浩偉醫師指出,透過影像學檢查發現早期肝癌,經部份肝切除,目前恢復良好,順利出院。(衛福部苗栗醫院提供) 記者鍾文和/苗...2022/03/15

[亞太新聞]

高位頸椎手術將脫位頸椎復位 達到穏定頸椎療效...

▲病人術前頸椎核磁共振影像顯示第一頸椎處脊髓受壓迫(詳箭頭處)。(圖/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提供)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今年48歲的洪...2022/02/17

[亞太新聞]

外骨骼機器人 帶來行走新希望 ...

▲經由視覺與本體覺的回饋,協助下肢無感覺的病人,瞭解正確行走的動作模式。(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60歲的林...2021/11/09

[亞太新聞]

國璽臨床試驗結果榮登國際期刊 全球首例標準化製程開發幹細胞新藥...

▲國璽幹細胞董事長莊明熙博士(左3)和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右3)簽約合作大合影。(圖/國璽幹細胞提供) 記者羅蔚舟/竹科報導...2021/10/22

[亞太新聞]

乳汁狂分泌、視野縮小!問題在哪? 部彰醫:腦下垂體長腫瘤啦!...

▲謝姓女教師腦下垂體腫瘤壓迫視神經,導致視野縮小、經常頭痛,經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紹清以鼻內視鏡微創手術移除腫瘤,...2021/09/07

[亞太新聞]

椎間盤突出害怕開刀? 員榮醫:針灸和傷科手法可緩解酸痛...

▲50幾歲男性患者嚴重下背痛多年,檢查發現是椎間盤突出,但他害怕開刀,經員生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黃永昇以針灸和傷科手法治療後...2021/09/01

[亞太新聞]

開門,擰毛巾就會手腕痛!!  小心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傷 ...

▲三角纖維軟骨深層撕裂。(圖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35歲李先生熱愛健身重訓,尤其喜歡挑戰大重量的臥推訓練,一...2021/08/25

[亞太新聞]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母胎醫學中心啟用...

▲藍國忠副院長致詞及鄭欣欣醫師簡報。(影片/高雄長庚提供) 記者鍾尚軒/高雄報導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母胎醫學中心2021.5在南台灣優...2021/08/24

[亞太新聞]

摔倒胸腰椎骨折 高齡老翁獲林新醫「微創內固定手術」得以重生...

▲90歲的黃老先生因跌倒導致胸椎第12節、腰椎1、2節壓迫性骨折,經林新醫院神經外科邵國寧主任施以微創內固定術,疼痛立即得到緩解...2021/07/01

[亞太新聞]

光子刀治療小肝癌療程短 副作用小、不用開刀免住院...

▲76歲陳女士肝癌復發,衛福部彰化醫院放射腫瘤中心主任宋時雨建議用光子刀治療,6次放射治療後,追蹤半年至今的肝癌指數都正常,...2021/04/05

[亞太新聞]

嘴歪眼斜不是顏面神經麻痺 部彰醫警告:久治不癒小心腮腺癌...

▲彰化員林56歲張女士右臉半癱兩年未癒,轉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求助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這才發現她其實是腮腺癌,腫瘤已侵犯顏面神經...2021/03/29

[亞太新聞]

經正前位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不傷肌腱復原快...

▲ 翁小姐(右)採經正前位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第二天即可下床走路,2個月重回舞蹈教室,繼續她最愛的國標舞課程。(圖/台南市立...2021/03/22

[亞太新聞]

騎乘單車途中應適度休息 避免引起手腕尺神經損傷...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復健部林樞寰醫師(左一)正在為病人做肌電圖檢查,檢查結果可以協助臨床診斷和擬定治療方針。(圖/記者蔣彤雲...2021/03/15

[亞太新聞]
<< < 12345678910 > >>

第3頁 | 共10頁 (138則)